2012年3月10日(星期六)19:00-19:45,福建師范大學附中化學高級教師林英將做客福建省教育廳陽光高考信息平臺,就今年高考考試說明進行解讀及下一階段如何進行復習備考與廣大考生進行在線交流!
[主持人](19:01:02): 各位考生及家長們,大家晚上好!這里是福建省教育廳陽光高考信息平臺(http://gaokao.fjedu.gov.cn/)2012年福建高考復習名師在線訪談節目。今天第四期節目,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福建師范大學附中化學高級教師林英,林老師將會對今年高考化學的復習相關問題進行解答,歡迎大家踴躍提問。林老師,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19:01:35): 2012年我省高考《考試說明》理科綜合化學科與2011年相比有什么特點和變化?[林英](19:16:25):今年高考理科綜合化學科的命題指導思想、試卷結構、試卷難度等方面與2011年總體保持一致,沒有大的變化?;瘜W考試范圍仍然延續2011年的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內容涵蓋必修模塊化學1、化學2和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的內容。其中,必考內容包括化學科學特點和化學研究基本方法、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和化學實驗基礎等五個方面;選考內容涵蓋選修模塊“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的內容,考生從中任選一個模塊考試。但與往年不同,在化學實驗基礎部分,今年首次明確強調掌握22個實驗內容,其中化學1模塊9個、化學2模塊7個以及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6個。此外,在題型示例和參考試卷部分,用去年高考試卷中出現的新題型替換了以前的舊題型。體現了以穩為主,穩中求新,穩中求變。
[主持人](19:02:40): 有考生問:老師,化學科目中反應原理等要怎么學?到現在都還不懂,要怎么辦呢,還有進步的希望么?[林英](19:05:56):化學反應原理部分包含了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溶液中的離子反應、反應熱等,這些知識首先要理解它的原理,掌握規律并加以運用。原理弄清了,就可以觸類旁通。
[主持人](19:06:10): 有考生問:老師,您好。在這90天內,應該怎樣復習?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化學成績?[林英](19:16:12):回歸課本,全面落實知識點。課本不僅是知識與方法的重要載體,也是產生高考題的主要來源,離開課本的復習必然是無源之本。建議按照《考試說明》要求逐條對照落實好課本上的每一個知識點,研讀的方法可以按《考試說明》要求把課本內容進行分塊研讀,便于重點突出。
[主持人](19:06:19): 有考生問:林老師,您好!我是一位福建2012的高三理科生,想向您請教物質質量的計算.熱化學.離子反應方程式和化學反應方向.速率.限度和有機化學的知識訣竅,以及今年的理綜高考題型難易分布和答題技巧。感謝你回答我的問題,也祝賀今年全國高考生考試順利:1、有關物質質量的計算應以物質的量為中心,根據化學反應中的比例關系以及已知量列式求解。2、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應注意把強酸、強堿和可溶性鹽寫成離子形式,其余物質寫分子式。3、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的有關計算應分析起始量、變化量和平衡量,找出其中關系求算。今年的理綜高考題型難易按《考試說明》。
[主持人](19:11:22): 下一階段高考化學復習的策略是什么?[林英](19:16:36):首先,學生要研讀《考試說明》,以《考試說明》為基本框架,以教材為基礎,熟練掌握化學知識點,總結知識網絡,使知識系統化、完整化、條理化、能力化。 其次,要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關注熱點。要關注《考試說明》中那些不變的知識點,它們一直是學科的主干知識,也是復習的重點。要對自己不熟的難點想辦法攻克,同時關注生活中與化學相關聯的新聞事件,這些素材都有可能成為高考考題。 第三,加強實驗的復習,《考試說明》中所列的22個具體的實驗內容,要逐一排查和回顧,不要遺漏?;瘜W實驗雖然年年考,但它一直是學生“最熟悉的陌生人”,每年答題情況都不太理想。分析這幾年的實驗題,大多來自于課堂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建議學生要回歸課本,弄清實驗的原理、目的、要求、步驟、注意事項等實驗基礎知識,并能舉一反三。 第四,雖不贊成題海訓練,但學生也要有一定量的練習,從練習卷中總結思路、方法,而不能“光練車,不看路”,尤其要注意總結在解題時的邏輯推理過程。
[主持人](19:11:43): 有考生問:理綜的時候化學應該分配多少時間去做呢?[林英](19:13:40):理綜考試時間是150分鐘,滿分3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學100分,生物80分,依據分值與題量的分布,建議完成物理題的時間大約60分鐘,化學50分鐘,生物40分鐘,當然這是一般的情況,還要因人而異。
[主持人](19:12:33): 有考生問:今年的高考化學,是否依然注重流程實驗,若是答題語言不規范或者與標準答案不一,是否就一分不得。怎樣提高在高考中作化學答題的方法與思路,快速破題。謝謝老師:從今年《考試說明》的題型示例和參考試卷上看,依然注重流程實驗。工藝流程題基本上都是以工業生產流程為背景,檢測學生通過對工藝流程示意圖的觀察,準確地提取實質性內容,并進行初步加工、吸收的能力,考查考生應用化學反應原理及相關知識來解決工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碱}能力要求高,要讀取的信息量大。從近年我省高考試題和省市質檢來看,工藝流程題都出現在理綜的第24題。解決此類問題,首先仔細審題,獲取有用的信息,分析流程的每一個步驟:反應物是什么?發生了什么反應?會造成什么后果?對產品的制備有什么作用?要堅信一切反應與操作都是為產品的制備服務的。在推導過程中,若遇到麻煩,卡在那,可以從題目所問的問題中去獲取信息。對于語言敘述性題目作答時要注意,從“已知”到“未知”之間的邏輯關系必須敘述準確,且環環相扣,回答問題要直接,不要轉彎抹角,不要多寫無用的話,作答要有明確的要點。與標準答案不完全一致,也不是一分不得,若要點答對了就能得分,化學用語不規范是會扣分的。
[主持人](19:15:35): 有考生問:老師您好,化學知識點很多,您有什么記憶方法,比如歌訣等。[林英](19:17:43):應該對知識進行歸類,使知識系統化,歸類記憶。初中化學有一些記憶口訣如:溶解性表、金屬活動性表、常見元素化合價等。
[主持人](19:16:12): 高考化學復習過程中考生應重點關注的主干知識有哪些?[林英](19:25:03):考生應該重點關注的主干知識有以下幾點: 1.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概念和應用 2.物質結構、元素周期表中“位-構-性”的關系 3.阿伏伽德羅常數與推論 4. 蓋斯定律與熱化學方程式 5.離子的鑒別與離子共存 6.溶液濃度、離子濃度的比較及計算 7.pH的計算 8.化學反應速度、化學平衡 9. 沉淀溶解平衡 10.電化學知識 11.鹽類的水解 12. 常見元素(鈉、鐵、鋁、銅、碳、氮、硫、氯、硅等)及其化合物性質、 13. 有機物(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糖類、蛋白質等)的簡單性質 14.化學實驗 15.化學用語 16.化學計算等知識
[主持人](19:18:06): 有考生問:老師您好!我平時考試化學成績大部分在70多分,而物理和生物都能上80多分,請問:在最后的沖到階段,如何更好的復習或者怎樣補缺補漏才能提高10多分或更高分?謝謝老師能夠幫忙解答:現在距高考就剩80多天時間了,在這段時間里應如何復習化學才能取得較好的復習效果呢?建議你根據第一輪復習和市質檢的情況,要認真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點,根據自己的實際找出自己可提高的環節,對知識、方法進一步查缺補漏,有所側重對做過的習題進行再一次復習,使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得到加深、鞏固和提高,使高中化學知識在腦海里更系統、更清晰。還要加強綜合練習,準確把握基本概念,加深對主干知識的理解,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是考好化學的關鍵。
[主持人](19:18:18): 有考生問:林老師,你好!化學科目中有機化學反應要怎么學?還有就是是物質質量的計算. [林英](19:21:29):1、有機化學要抓住官能團的性質以及碳原子的結構,有機反應的類型還有各類有機物間的相互轉換的關系。2、物質質量的計算應以物質量為中心,注意混合物中物質質量的計算及守恒法的應用。
[主持人](19:20:56): 理綜考試內容多,題量大,答題時應注意哪些答題技巧?[林英](19:31:57):在答題時應注意掌握答題原則和正確方法,科學安排答題順序和答卷時間。如答題順序按“先選擇題,再選考題,最后必考題”,“先易后難、先快后慢”的原則,暫時跳過難以解答的問題,對無把握的選擇進行猜測等方法。加強細節訓練,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荚嚂r不僅要弄明白題目的條件、內容、范圍及其重點,還應注意答題形式。認真審題,有助于消除定勢,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周密性。
[主持人](19:22:12): 有考生問:今年增加了實驗內容,請問應該怎樣理解,是以實驗為基礎考察嗎?工業流程題要注意什么?選擇題的正確率如何提高?[林英](19:27:01):1、首先不能認為是新增了實驗內容,這些實驗內容原來就在考查范圍內,只是今年《考試說明》首次明確強調了要掌握22個化學實驗。2、有關工業流程題,解決此類問題,首先仔細審題,獲取有用的信息,分析流程的每一個步驟:反應物是什么?發生了什么反應?會造成什么后果?對產品的制備有什么作用?要堅信一切反應與操作都是為產品的制備服務的。在推導過程中,若遇到麻煩,卡在那,可以從題目所問的問題中去獲取信息。3、選擇題一般難度不大,是基礎題型,但內容可能會很豐富,知識點的覆蓋比較全面。解答時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仔細考慮各個選項,一定把選項與題干、選項與選項之間的區別聯系看清楚。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較法、代入法、猜測法等方法,避免落入命題人所設的“陷阱”,迅速找到所要的選項。
[主持人](19:25:41): 有考生問:老師你好,今年的考試說明中增加了實驗的內容,怎么樣才能更好的應對實驗考試。謝謝:要弄清化學實驗的原理,分析實驗中每個步驟是為了達到什么目的,根據題目的要求回答。
[主持人](19:26:27): 有考生問:林老師您好,據說今年強調了22個實驗內容,是不是要回歸課本復習實驗呢,最后90天要不要夯實基礎呢?[林英](19:29:14):要回歸課本復習實驗,研讀《考試說明》,以《考試說明》為基本框架,以教材為基礎,熟練掌握化學知識點,總結知識網絡,使知識系統化、完整化、條理化、能力化。 其次,要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關注熱點。要關注《考試說明》中那些不變的知識點,它們一直是學科的主干知識,也是復習的重點。
[主持人](19:29:28): 有考生問:請問林老師,今年考試說明中化學科目所規定難度值是否還在 0.6-0.65? 高考的知識點是不是緊扣考綱中所列的項目,是否要以考綱為主體?[林英](19:31:50):難度值仍然是在0.6-0.65之間,高考的知識點仍然根據《考試說明》的要求。
[主持人](19:31:06): 考試時如何提高答題的準確性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林英](19:47:50):我們有不少同學平日測練都有這樣的教訓:①會而不對。主要表現在解題思路上,或考慮不全,或推理不嚴,或書寫不準,最后答案是錯的。②對而不全。主要表現在思路大致正確,最后的結論也出來了,但丟三落四,或遺漏某一答案,或討論不夠完備,或是以偏概全。③全而不精。雖面面俱到,但語言不到位,答不到點子上。多是由于答題時一系列的不規范所致。因此,我們平日練習、測試直至參加高考,在答題時必須自始至終地時時、處處規范,以求最大限度地減少非知識性失分,力爭做到“會的應該是對的,對的應該是全對的”。 近年高考化學閱卷分析結果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是:規范答題,減少失分,勢在必行!每年的閱卷評分標準上都有這樣一句話:“化學專用名詞中出現錯別字、元素符號有錯誤,都要參照評分標準扣分;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給分;在做計算題時沒有考慮有效數字的,按規定扣分;沒注意量綱單位的,按規定處理……”。因此,我們在做題時要嚴格規范,認真書寫,同時還要注意化學用語的有效使用,切忌辭不達意、言不由衷、語無倫次,更忌答非所問。所答內容的內涵要嚴格與設問的外延相吻合。在答題時應注意的幾點。 1、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完整無誤。沒配平、條件錯、有機反應少寫物質(水等)會造成該空不得分。反應物和產物之間的連接,無機反應用等號、有機反應用箭頭,氣體符號和沉淀符號要標清,點燃、加熱、高溫有區別,催化劑不能簡寫為“催”,這些問題出現會被扣分。 2、專業用語不能錯?;瘜W上常用的專業詞匯是絕對不能寫錯別字的,一字之差會使整個空不得分。 例如“砝碼”不能寫成“法碼”;“熔化”不能寫成“溶化”;“過濾”不能寫成“過虛”;“萃取”不能寫成“卒取”;“分液”不能寫出“封頁”;“坩堝”不能寫成“坩鍋”;“酯化”不能寫出“脂化”;“油脂”不能寫出“油酯”等等。 3、當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種選擇時,以最常見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體物質作答的要用具體物質作答,表達更準確。對于語言敘述性題目作答時要注重語言的邏輯性,做到言簡意賅,作答要有明確的要點。
[主持人](19:32:20): 有考生問:化學原理中的四大平衡知識我總是混淆在一起,有什么更簡單明了的方法分清呢?[林英](19:40:17):1、化學平衡是指可逆反應中正逆反應速率相等的狀態2、水的電離平衡是指稀溶液中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與氫氧根濃度相等,常溫下溶液中氫離子濃度與氫氧根濃度的乘積為10的-14次方;3、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是指弱酸、弱堿的電離平衡;4、沉淀溶解平衡是指難溶性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或飽和溶液中的溶解平衡。
[主持人](19:32:37): 有考生問:今年化學高考考試說明有什么新動向,有什么新內容要提醒考生注意復習到位?[林英](20:01:12):1、今年高考理科綜合化學科的命題指導思想、試卷結構、試卷難度等方面與2011年總體保持一致,沒有大的變化。但與往年不同,在化學實驗基礎部分,今年首次明確強調掌握22個實驗內容,其中化學1模塊9個、化學2模塊7個以及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6個。此外,在題型示例和參考試卷部分,用去年高考試卷中出現的新題型替換了以前的舊題型。2、要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關注熱點。要關注《考試說明》中那些不變的知識點,它們一直是學科的主干知識,也是復習的重點。
[主持人](19:33:12): 有考生問:實驗題中有要寫方程式的有時很難判斷是這個還是另一個生成物?能力怎樣在這剩下的幾十天內提高?還有計算,有時會弄不清楚每個物質之間的系數關系。怎樣才能快速地判斷和解答?[林英](19:43:25):一般高考要求寫的化學方程式通常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書寫時應先寫出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并根據電子的得失守恒,找出它們的系數關系,若為離子方程式還要使對電荷守恒,最后觀察元素守恒。
[主持人](19:33:46): 如何解答選擇題,怎樣提高選擇題的解題速度?[林英](19:47:38):選擇題一般難度不大,是基礎題型,但內容可能會很豐富,知識點的覆蓋比較全面。解答時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仔細考慮各個選項,一定把選項與題干、選項與選項之間的區別聯系看清楚。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較法、代入法、猜測法等方法,避免落入命題人所設的“陷阱”,迅速找到所要的選項。注意題目的問題,是要選擇正確的,還是要選擇錯誤的選項。選擇題的答題方法是多樣化的,既能從題干出發做題,也能從選項出發驗證題干作答,合理的選擇解題方法快而準地找到答案,將做選擇題的時間盡可能壓縮到最短,為解決后面的大題騰出更多的時間。
[主持人](19:41:41): 有考生問:林老師,今年高考考試說明里面新加了實驗內容,是不是意味著今年的高考會更加重視實驗,會不會在選擇題中設置一道實驗題?[林英](19:59:26):首先不能認為是新增了實驗內容,這些實驗內容原來就在考查范圍內,只是今年《考試說明》首次明確強調了要掌握22個化學實驗,這也是近幾年越來越重視化學實驗的一個表現。至于會不會在選擇題中設置一道實驗題,這說不準,只能說很有可能吧。
[主持人](19:42:03):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的復習是高考化學科復習的重要環節,如何進行化學實驗的復習?[林英](19:59:31):化學實驗的復習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掌握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A知識主要包括試劑的存放與取用;試紙的使用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常見儀器的使用方法;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物質的檢驗(a、常見陽離子;b、常見陰離子;c、有機物);常見氣體(O2、H2、CO2、Cl2、NH3等等)的制備、凈化、收集、檢驗、尾氣吸收及實驗裝置連接順序等;實驗裝置的氣密性檢查;實驗中的安全問題。 2、全面掌握重要的22個實驗(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步驟、注意事項、誤差分析等)。具體22個實驗的內容:萃取與分液;離子的檢驗(Cl-、Ag+、SO42-、CO32-、NH4+、Fe3+);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鈉的性質; 氧氧化鋁的兩性;鐵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氨及銨鹽的性質;二氧化硫和濃硫酸的性質;探究鈉、鎂、鋁單質的金屬性強弱;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變化;原電池的工作原理;乙醇的主要性質;乙酸乙酯的制取、乙酸乙酯(或油脂)的水解;葡萄糖與新制氫氧化銅的反應;電解池工作原理;溫度、濃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濃度、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中和滴定;氯化鐵(或氯化亞錫)水解的促進或抑制;沉淀的轉化。 3、能夠評價化學實驗設計方案。對實驗方案的評價,首先要基于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夠對學過的知識的類比、遷移、重組;并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評價:a、方案的可行性;b、經濟效益角度;c、環保角度。 4、能夠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
[主持人](19:42:26): 有考生問:林老師,您好,我是一名普通校的學生,總感覺化學知識積累多了,容易混淆,經常用錯概念和規律,實驗題總感覺無從下筆,現在我應該怎么辦?[林英](19:58:52):化學的知識也不是靠死記硬背的,應該要歸類記憶并且要在練習的應用中鞏固。
[主持人](19:42:36): 有考生問:老師您好,我化學才考二三十分,剩下的這些天該怎么辦?[林英](19:56:16):你的化學成績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建議你在高考前的80多天以《考試說明》為依據,復習課本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抓住主干知識,配以適當的練習,從練習中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主持人](19:43:02): 有考生問:化學怎樣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更全面地復習呢?是看書本【全看一遍】還是抓重點看?弱酸弱堿的PH和物質的量濃度中和和達到中性之間總是搞不清楚,怎樣才能弄得清清楚楚?總的一句怎樣在最后的沖刺中為高考準備的充分,贏得成功:建議按照《考試說明》,以課本為基礎,將知識分塊復習。酸堿完全反應是指酸堿沒有剩余,生成鹽的溶液。酸堿中和至中性是指反應后溶液的PH為7,此時若為弱酸和強堿的反應則酸過量;若為強酸和弱堿的反應,則堿過量;若為強酸、強堿的反應則酸堿均不過量。
[主持人](19:43:36): 有考生問:化學工藝流程題匯集了很多知識在里面,既有實驗,又有原理,還有很多不熟悉的方程式,我無法將這些靈活貫通應用,該怎么辦?[林英](19:53:35):工藝流程題基本上都是以工業生產流程為背景,檢測學生通過對工藝流程示意圖的觀察,準確地提取實質性內容,并進行初步加工、吸收的能力,考查考生應用化學反應原理及相關知識來解決工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碱}能力要求高,要讀取的信息量大。解決此類問題,首先仔細審題,獲取有用的信息,分析流程的每一個步驟:反應物是什么?發生了什么反應?會造成什么后果?對產品的制備有什么作用?要堅信一切反應與操作都是為產品的制備服務的。在推導過程中,若遇到麻煩,卡在那,可以從題目所問的問題中去獲取信息。
[主持人](20:01:40): 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的訪談就快要結束了,非常感謝林老師,在節目的最后請老師跟考生們講幾句話。[林英](20:03:05):希望考生在高考前的80多天里,以《考試說明》為依據,以課本為基礎,復習知識、提高能力,天天都有進步。祝愿考生都能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繼續學習!